幸福的比喻(象与骑象人(更新版))书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象与骑象人 mobi 幸福的比喻(象与骑象人(更新版))书评

幸福的比喻(象与骑象人(更新版))书评

2024-06-26 11: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就是要帮助大家找到幸福及意义。

可是理解幸福已经是千古难题,教人获得幸福,又谈何容易?这本积极心理学的著作,挑战的正是这样一个难题。

## 象与骑象人

千百年来,随着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越来越多,却发现原来我们远没有想象中了解自己——身体和心灵到底是什么关系,生命和灵魂的秘密是什么,还有,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当人们遇到超出自己理解范围、无法解释的事物时,往往会有几种类型的做法:

- 崇拜,服从- 逃避- 寻找一条通往理解的道路  第三种做法其中的一条道路,便是比喻。我们借助熟悉的、具象的物体或描述,去理解陌生的事物。而这些比喻,往往决定了我们认识世界的起点。人类发明了语言,但却被语言所塑造。比如,对人的“心理”的划分有四种方式,分别是心灵和身体、左脑和右脑、理性和感性、控制化和自动化。恰恰是这种二元对立的语言,使得我们想理解自己,却障碍重重。

象与骑象人的比喻,便是作者为我们提供的认识人性的框架:人的心理就像一头野生的大象,它有着动物的习性。而理性就像骑在大象背上的骑象人,能进行自觉的、推理性的思考,但是无法完全控制大象的行为。

这个比喻,重塑了我们和内在自我的关系。以往,我们总是过于看重骑象人的重要性。骑象人扮演的其实是顾问的角色,也是一位仆人,他不是国王、总裁,也不是能紧控缰绳的马夫。骑象人是有意识的、控制后的思考。大象则包含我们内心的感觉、本能反应、情绪和直觉,这些都是自动化系统的组成要件。我们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了解自己——只有在大象没有它自己的欲望时,我们才指挥得了大象,一旦大象真的想做什么,我们根本斗不过它。

### 幸福的障碍大象和骑象人各自拥有聪明才智,只要配合良好,就可以一起去往幸福的国度,但是两者的合作关系总是状况百出。

- 幸福障碍1:无能的意志力- 幸福障碍2:心理干扰

  比如“墨菲原理”,不希望发生的状况总是会发生。因为一旦我们的头脑中出现有关坏状况的念头,自动化处理过程马上就被启动,开始搜寻任何跟这些状况有关的蛛丝马迹。自动化处理过程每天会产生好几千个想法及影像,这通常是通过随机联想形成的。那些一直缠绕在我们脑中的念头或影像,通常都是特别令人震惊、一直想压抑或否认的念头。我们之所以会压抑这些念头,并不是因为内心深处知道它们是真的,而是因为它们很恐怖或令人感到羞耻。一旦我们想压抑却又压抑不成,这些念头就会一直在脑中挥之不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相信弗洛伊德所说的:人的内心有黑暗且邪恶的一面。   - 幸福障碍3:冠冕堂皇的理由    道德判断就跟审美判断一样。当我们看到一幅画时,通常马上就知道自己喜不喜欢。如果有人要我们解释为什么喜欢,我们就会乱编出一番说辞。其实我们并不完全了解自己为什么会觉得这幅画很漂亮,但我们的诠释模块(骑象人)非常擅长编出各种解释,但却不知道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道德判断也一样。两人对某事意见相左时,其实是感觉在先,后来再来编理由反驳对方。就算你驳倒对方,难道对方就会改变心意,接受你的论调吗?当然不会,因为你驳倒的,并非对方真正的立场,他的立场是在他有了判断之后才临时编出来的。    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只有通过我们自己对事件的诠释才能影响到我们,所以只要我们能控制自己对事件的诠释,就能控制自己的世界。

人类的理性其实非常依赖复杂的情感,因为只有当充满情绪的大脑运作顺畅时,理性才得以运转。用人话说,就是“爱指引方向”。 ### 不幸福的原因  - 不幸福的原因1:情感启动效应    在大象所用的语言中,最重要的字眼就是“喜欢”或“不喜欢”,“接近”或“离开”。凡事趋利避害,在第一时间触发大象的生存本能,fight or flee,很容易让我们陷入二元选择的对立矛盾中,一步一步走向自己亲手设下的不幸福的圈套。  - 不幸福的原因2:负面偏好                 “物种设计原理”1:对坏事的反应要强于对好事的反应。动物对威胁及讨厌事物的反应,要比对机会及喜好事物的反应更快、更强烈、更难以克制。                “物种设计原理”2:我们的行为受两个相反的动机系统控制:一个是趋近系统(approach system),这个系统会引发正面的情绪反应,让人想接近特定事物;另一个则是逃避系统(withdrawal system),这个系统会引发消极的情绪反应,让人想撤离或避开特定事物。这两个系统随时处于待命状态,不断监控四周环境,而且这两个系统会在同一时间产生相反动机,但最后的平衡点则会决定你接下来的行为。                逃避系统之所以反应如此迅速、强烈,原因之一就是对于所有进入脑中的信息,逃避系统第一个得到情报。所有来自眼睛及耳朵的神经冲动第一个抵达的部位是丘脑,丘脑是大脑的中央交换系统,神经冲动从丘脑传送到大脑皮层不同器官的处理区,然后信息再由这些处理区转接到额叶。杏仁核位于丘脑下方,上端插入流经丘脑的未处理信息流,专门处理以往跟危险有关的信息,直接联结脑干中启动“战斗逃跑反应”的部位。所以一旦杏仁核发现符合先前经历过的“恐惧”情况的信息(例如嘶嘶声),它就会命令身体启动红色警戒。杏仁核还向上连接额叶皮质,改变我们的思考。  - 不幸福的原因3:强大的遗传基因

  个人平时心情愉悦的程度是指个人的“情感风格”(affective style),其中“情感”是指情绪所感觉到或体验到的。个人的情感风格是指个人的趋近系统及逃避系统两者之间的平衡点。长期以来有关脑波的研究显示,大部分人的脑波有不对称的现象。额头左半脑脑波比较活跃者跟额头右半脑脑波比较活跃者相比,自认为心情比较愉快,也不会一天到晚受到害怕、焦虑、羞愧的困扰。后来的研究更发现,这种“皮质左撇子”更不会陷入沮丧情绪,遇到不如意的事也复原得比较快。

## 大象和骑象人,如何做朋友

### 改变情感风格说了这么多,大象和骑象人还能好好玩耍吗?

想改变自己的情感风格,但单靠个人意志是办不到的,你必须采取一些行动来改变自己原有的想法。以下就是三种最有效的变身秘诀:冥想、认知疗法及百忧解。   - 方法1:冥想

  冥想可以提高自尊心,让你更有同情心,更能信任别人,甚至还能提升记忆力。许多传统宗教都了解冥想的力量,对佛陀来说,心理依恋就像在赌轮盘一样,是别人在转轮盘操控这场赌局:越沉迷其中,就输得越惨。唯一的制胜之道就是,离开赌桌,不去在乎人生起落。冥想似乎是驯服不安内心的不二法门。    早在佛陀之前,冥想便已在印度广为流传,佛教将冥想引进主流的西方文化中。冥想可分成几种不同的方式,其共同点是:有意识地去控制自己的想法,专注凝神,头脑放空。冥想听起来很简单:坐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或一个字、一个影像上,将其他的文字、想法或影像排出脑外。冥想一开始非常困难,但这是在教导你心中的骑象人如何学会谦卑与耐心。冥想就是要改变自动化思考过程,驯服你心中的大象。一旦你解除心中的依恋,就表示你已驯服了你心中的大象。

- 方法2:认知疗法

  沮丧的人心里有三种认知,即“我这个人很糟糕”,“我的世界一片黑暗”,“我的未来毫无希望”。比如,有个原本就沮丧忧郁的爸爸,有一回他在旁边看着他女儿的时候,女儿不小心跌倒撞到头,于是他马上这么怪罪自己:“我这个爸爸真糟糕”(“个性化”,指一种将外在事件的发生归咎于个人身上,而不是把它当做一个轻微的意外);“为什么我老是这么不小心,让孩子受伤”(“过度概括”,而且思考时常用二分法——总是/从不);“现在我女儿脑部受伤了”(“夸大”);“所有人一定恨死我了”(“主观推断”,或是没有证据便骤下结论)。    20世纪60年代末期,精神科医生贝克根据既有文献及自己临床的经验发现,弗洛伊德式的疗法对那些饱受沮丧之苦的病人根本没什么效果。他越让这些病人自我批判、自我反省,这些病人的情形就越是每况愈下。贝克决定放弃当时盛行的弗洛伊德式疗法,而是去诘问病人为何会有如此不理性、自我贬抑的想法。结果,病人经此治疗后,情绪大为改善。他摸索沮丧忧郁者惯有的扭曲思考过程,借此训练病人找出、质疑自己思考的漏洞,从而创造出了认知疗法,该疗法是医治沮丧、焦虑等心理问题最有效的疗法之一。

  认知疗法最重要的,就是训练病人掌握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质疑原本自动化思考的过程,指出扭曲之处,之后找出替代方案及更正确的思考方式。几个星期后,病人的思考会越来越贴近真实,打破了思考扭曲的恶性循环,使病人的焦虑、沮丧跟着消融大半。只有一点一滴地改变自己自动化的思考过程,才能在过程中改变自己的情感风格。认知疗法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教导骑象人如何训练大象,而不是直接跟大象说理,把大象打败。  - 方法3:百忧解

  百忧解是我们一般所称的“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简称SSRI)类抗抑郁症的药物,亦称“5-羟色氨再吸收抑制剂”。百忧解先进入神经突触,但它是选择性地只影响使用血清素作为神经传导的突触。一旦进入这类神经突触,百忧解就会抑制再吸收的过程。在正常过程中,刚刚释放出血清素到神经突触的神经元,会把血清素再吸收进神经元中,然后在下一次神经冲动时再释放出血清素。

### 群体生活的智慧和伦理古老真理之一:互惠是人类群体生活的智慧。互惠跟爱一样,是一股让我们与别人联结在一起的重要力量。真实人生中,我们并不是针对别人的行为来做出反应,而是依据自己心中认为的别人的行为来做出反应。

古老真理之二:人天生就是“道德虚伪”的。单靠意志力,我们根本无法改变内心的“心理过滤器”,我们必须借助冥想或认知疗法重新训练我们心中的大象。人会先设定自己的认知,再去寻找支持自己偏好的想法及行为的理由。我们总是自认为自己的立场理性客观,绝对没问题。在判断别人时,我们会依据对方的行为来做判断,但是对自己,我们却认为自己“里外如一”,所以我们很容易便可为自己的自私行径找到开脱的理由,然后一味沉溺在“自己高人一等”的幻想中。

邪恶与残暴的4个成因:贪婪、野心、自尊心太强及道德理想主义。理想主义之所以危险,是因为理想主义总是认为目的可以让手段合理化。如果你是为了善或上帝而战,那么重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人类永远都无法达到平静及和谐的境界,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 第一步就是把人生当做一场游戏,不要看得太认真。佛陀也主张对人生的高低起伏,不用在意,但他要我们完全离开这场人生的游戏。佛教就是在教导我们如何逃离生老病死的轮回,以及无止境的转世投胎。虽然佛教徒对于人如何面对人世的立场有分歧,但是佛教徒都一致强调人应训练自己的内心,如此心才会停止做判断。

何才能改变自己的自动化反应呢?仅仅下决心不去批判别人或不再当个伪君子,无法轻易达到目标。然而,正如佛陀的教诲,骑象人可以慢慢学会驯服大象,冥想就是一个好方法。冥想可以让我们冷静下来,不再那么执著于人生的起伏与不顺。冥想是东方式的自我训练,是让自己学会从哲学的角度面对自己的人生。认知疗法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人生的杯具常常起源于两个字:“(我)应该”。我们常出现“应该如何如何”的思考——我们会有这个世界“应该”如何运作,人们“应该”用什么态度对待我们这类的想法。一旦有人侵犯我们心里的这种“应该如何如何”的想法,我们就会愤恨不已。了解心理的结构及运作策略,我们就能走出这种人际操纵的游戏,走进自己选择的游戏。只要我们能找出自己眼中的梁木,就不会再那么受自身偏见所困,不会再那么爱说教,也不会再那么容易与人争论、与人冲突。

## 追求幸福的方法### 幸福原则

- 幸福原则1:进展原则

  当动物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进化、可让自己在生存游戏中保持领先地位的行为,其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这是一种会带来快感的神经递质。心理学家理查德·戴维森指出,人有两种积极的情感。第一种是“达成目标之前的积极情感”,这是我们朝着目标前进时感觉到的情绪。第二种是“达成目标之后的积极情感”,并说这是我们达成目标后感觉到的情绪。后者是大脑在目标达成后,前额叶皮质区活动趋缓,使人感觉到短暂释放的满足感。换言之,追求目标时真正重要的是过程,不是结果。  - 幸福原则2:适应原则

  人对现况的判断,是以比自己现已适应的更好或更坏为基准。“适应”其实是神经元的一种特性:当新的刺激出现时,神经细胞会产生强烈反应,但之后,神经细胞会逐渐“习惯”,对已经适应的刺激反应会趋于缓和。蕴涵关键信息的是改变,不是常态。从长远来看,人生际遇如何其实并不重要,不管是好运还是坏运,我们最后都会回归自己的幸福起始点,即大脑系统默认的快乐程度,而这基本上是由我们的基因决定的。

### 幸福方程式研究人员研究幸福时有两大发现:第一,基因对个人的平均幸福程度影响很大;第二,大部分的环境因素及人口统计因素对幸福影响甚微。

影响一个人幸福与否的外在因素基本上可分成两大类——个人本身的生活条件,以及个人选择的自发性活动。

> 幸福方程式: H=S+C+V

我们真正感受到的幸福持久度(H),取决于我们天生遗传的幸福的范围(S),加上我们的生活条件(C),再加上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V)。积极心理学的挑战,就在于如何以科学方法找出到底是哪些C和V,可将H提升到我们的幸福可能范围的上限。

  值得改变的外在因素

- 因素1:噪声- 因素2:通勤- 因素3:自我掌控感- 因素4:羞愧- 因素5:人际关系

警惕完美主义  面对多个选择时,有两类行为模式人群:一类是“最大化者”(maximizers),即习惯评估所有选项的优劣,搜寻更多资讯,以求做出最佳选择者。而“满足者”(satisficers)比较能用轻松的态度来面对选择。这种人在找到好东西之前也会评估各选项的利弊优劣,但是一旦找到心目中的理想之物,他们就不再费力搜寻。毫无疑问,虽然最大化者最终做出的选择可能比满足者稍微好一些,但是快乐程度可能远不如满足者来得高。  ### 爱与依恋依恋理论的第一个观念是,儿童的行为受“安全”与“探索”这两个基本目标的引导。如果你希望你的小孩健康成长、独立自主,那么你应该去拥抱、去搂、去哄、去爱他们。只要给他们一个安全堡垒,他们就能靠自己的力量去探索、征服这个世界。

- 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个性温和、对孩子很有反应的母亲,最可能培养出在陌生情境里出现安全依恋型的小孩。这些知道自己有母亲可以依靠的小孩,是最勇敢的,也是最有自信的。- 逃避型依恋(avoidant attachment):这类儿童似乎是靠自己的力量来压抑心中的不安,而不愿靠母亲来安慰自己。个性冷漠、不太回应孩子的母亲则较有可能培养出逃避型依恋的儿童,他们知道不要太期望自己的母亲会帮助或安慰自己。- 冲突型依恋(resistant attachment):反应古怪、行为反复的母亲则很可能培养出冲突型依恋的儿童,他们知道自己寻求安慰的努力有时候会有回应,有时候则是白费力气。

将古老的依恋系统和同样古老的施爱系统相混合,再丢进修正过的交配理论里,这就是浪漫的爱情。

激情是一种“狂野的情感状态,其中充满温柔与性欲、愉悦与痛苦、焦躁与释放、强烈忌妒心,为对方不惜牺牲自己,是种五味杂陈的感情”。友爱的定义是“一种我们对与自己的生活紧紧纠结在一起的人所产生的感情”。当爱侣将彼此的依恋系统与施爱系统应用在对方身上,彼此开始依赖、关心、信任对方时,几年下来,友爱随之与日俱增。真爱,是两人之间坚定共许的强烈友爱,辅以一些激情,这是一种能支撑起坚实婚姻的爱情。

当人掌握知识之美,不再寻找个体之美,当恋人转而面对美的汪洋大海,当他凝视眼前美景,以无尽的智慧之爱,在脑海中产生灿烂美丽的观念及理论。爱情那种两人相互依恋的本质在此遭到否定。只有把爱情转化为对于全体美丽事物的欣赏,爱情才能显现其尊贵。

### 心理的成长人格其实可分三个层次,而大家都把注意力摆在最低层次,即“基本特质”上,其实还有第二层次的人格——“个别性调适”。这包括个人目标、防卫与适应机制、价值观、信仰、不同人生阶段的生活重心。这一层次的人生目标大抵可分成4类:工作及成就、人际关系及亲密关系、宗教及精神生活、生产力(对社会的贡献及留给社会的遗产)。“效能动机”是人内心想通过与环境互动,进而控制自己的环境,以发展能力的一种需求及冲动。人格的第三个层次是编出“人生故事”。不管是哪一种文化的人类,都深深痴迷于故事,人类无处不编故事。我们总是不停地编织着自己的人生故事,这个故事“将过去、现在及未来重新编织成一个前后连贯、生动有趣的个人神话”。虽然最低层次的人格特质大部分与大象有关,但编出人生故事的却是骑象人,我们是在诠释自己的行为意义,听到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之后,才有意识地编出自己的人生故事。

心理健康快乐的人,其不同层次间的人生目标较为一致。也就是说,其高层次(长期)人生目标与低层次(近期)人生目标彼此互相契合,所以在其追求短期目标的同时也促进其长期目标的达成。

消极思考的人是生活在一个饱受威胁的世界,对自己面对逆境的能耐也不太有信心,所以他们会发展出一套以逃避及其他心理防卫机制为主的逆境因应之道。他们将努力的重心放在如何控制自己内心的痛苦,而非解决外在的问题上,所以问题只会更加恶化。

创伤、危机及悲剧发生的形式有几千几百种,但人们从中获益的方式主要可分三大类。 第一种好处是,一旦你能挺身面对人生的挑战,便可激发自己原本潜藏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会改变我们原本对自我秉持的观念。第二种好处则表现在人际关系上。逆境就像过滤器一样,第三种好处是,创伤会改变人生的优先顺序及对当下对他人的看法。  逆境后能否成长,关键不在于乐观的心态本身,而在于乐观的人很容易便能找出事件的意义。如果你能找出一套方法来诠释逆境对你个人的意义,并从中汲取积极的体验,你就能从中获益。受害人事后能否复原、成长,关键不在于他遭受哪一类创伤,而在于他事后的因应之道:愿意跟朋友倾诉或有支援团体协助的受害者,更能大幅减轻创伤造成的健康问题。

任何人都能从逆境获益,只是悲观的人得多费点儿劲,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步骤,通过自我来引导心理慢慢走向正途。

- 第一步,在碰到逆境之前,先改变自己的认知方式。如果你属于悲观型的人,可用沉思、认知治疗的方法,甚至试试百忧解也可。这三种方法可让你摆脱消极思考的钳制,改用积极正面的思考方式,从而让自己更能面对未来的逆境,找出逆境的意义,从中成长。- 第二步是珍惜并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只要有一两种良好的亲近关系就能帮助他们面对人生的威胁与挑战。如果有值得信任的朋友愿意倾听,就能帮助我们理清并找出事件的意义。- 第三步,宗教信仰与宗教仪式能帮助我们成长,因为宗教信仰与宗教仪式不仅直接让我们找到事件的意义,也同样能强化我们的社会支持。有相当比例的人由于笃信宗教,他们向上帝或神职人员告解,揭露自己内心的混乱不安后因而受益。 - 最后一步,不管你是否做好准备,一旦生活出了问题,在事件发生几个月后,一定要记得拿出一张纸,写下自己的感受。

> 智慧不是别人给的,一定得靠自己去发现,走过无人的荒野,无人可依靠,无人能卸除我们的责任,只有自己的智慧才是最后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唯一观点。——普鲁斯特

智慧来自默会知识。默会知识讲的是过程(强调“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知其然”),要获得这类知识不需要别人帮助,而是跟个人的价值观有关。

父母没办法把智慧直接传授给自己的孩子。父母的最佳因应之道,就是给孩子丰富的生活体验,让孩子可以在不同生活领域得到默会知识。父母可以在生活中实践智慧人生,鼓励孩子思考不同的情境,了解别人的观点,在面对人生挑战时,找到生活的平衡点。孩子小的时候,要保护他,但孩子成长到十几、二十多岁时,如果父母仍一味地保护孩子,孩子固然可以不用吃苦受罪,但也因此失去了成长及学习人生智慧的机会。吃苦会让人积极面对(“塑造环境”),重新评估(“自我调适”),或改变人生计划及方向(“选择”)。

1998年,塞利格曼提出心理学已迷失方向,于是他创立积极心理学,并且总结出人类的六大类美德,它们几乎重复出现于所有美德列表上: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超越原有的自我)。

## 追寻人生的意义### 灵性的觉醒现代西方文化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试图去除所有神圣时间与空间,致力追求现实、效率与世俗生活的文化。

为什么道德提升感可以提升人的神性维度,但却无法让人表现出利他行为?催产素会让人产生亲密感,但不会让人做出利他行为。提升感会让人心中充满爱及信任感,并让人打开心胸,让自己更愿意接受新的关系,但是即便如此,人们也还是不太愿意帮助陌生的人。

对很多人而言,上教堂的一大享受就是去体会一种集体的提升感。在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太有机会让自己在第三维度上有所提升,但去教堂听牧师讲道,可以让我们摆脱日常生活的羁绊。此时,我们心中会充满爱,但这种爱并非来自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建立在亲密关系之上的爱会有一个特定对象,一旦这个对象不复存在,爱就会变成痛苦。然而我讲的这种爱没有特定对象,这是一种无私之爱。这种爱的对象是全人类,所以连我们自己都很难相信自己这种感觉,因此很自然地,我们就把这种爱归于基督,或是自己心中的圣灵。

能让我们在第三维度有所提升的不单单只有美德。大自然的壮阔与美景同样也能激动人心。当人类因面对这种庞然巨物而使整个认知被卡住不动时,人类就会觉得自己渺小、毫无力量、使不上力,不得不接受事实。这时,我们往往会感觉到恐惧、爱慕、产生提升感,甚至感受到一种美感。敬畏会打开我们的心门,创造改变的契机,这也是为什么敬畏会在人们皈依宗教时扮演一个重要角色的原因。

“自我”是人类追求精神提升的一大障碍,理由有三。第一,日常琐事接续不断,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让我们困于物质的世俗世界中动弹不得,因而无法感受到神圣及神性。这就是为什么东方的宗教会这么强调沉思冥想的原因,因为沉思是让自我安静下来的有效方法。第二,精神层面的改变本质上就是自我的转变。削弱它、裁剪它,从某个角度而言,就是杀了它,但“自我”一定会全力反对。第三,追寻精神层面的提升与成长是一条漫漫长路,需花很多年的时间不断沉思冥想、祈祷、自制,有时候还要否定“自我”。“自我”不喜欢被否定,“自我”很会找理由去扭曲或欺骗。

当我们从不同层次去分析一个体系时,只要不同层次间能彼此协调、联结,体系就会形成某种一致性。我们在分析人的个性时,就发现了这种跨层次的一致性:如果个人较低层次的个人特质能跟自己的应变机制互相配合,且后者又能跟自己的人生故事相连贯,那么你的个性就会很一致,你的人生就能一路前进。一旦这几个层次彼此无法连贯一致,我们就会饱受内在矛盾及神经官能性冲突所苦。

### 宗教的迷思善恶之战,是许多宗教自创立以来最困惑的问题。宗教一般会从以下三个答案中选其中一种说法来解决这个矛盾。 第一个答案是二元论:世界上有善、恶两股力量,两者力量相当,彼此抗衡,永远不断地对抗。第二个答案则是一元论:主张世界上只有一个上帝;是上帝依世界所需创造这个世界,邪恶是一种幻象,发源于印度的宗教大都持这种论调。这些宗教主张,整个世界——或起码掌握我们情绪者,就是一个幻象,只有打破这个幻象,人的内心才能清明。第三种论调是基督教的论调,这种论调将二元论及一元论混合起来,得出一种折中的说法:上帝的全善及全能与撒旦共存。

宗教是一套统一一致的信仰及实践体系,宗教与神圣事物有关,所谓‘神圣’,即是与众不同及禁忌之事物——这套信仰及实践统合成一个单一的、称为‘教会’的道德群体,所有该群体的成员都拥护这套信仰及实践。仪式的象征意义不是凭空推想出来的,仪式的象征意义是出自酝酿出该仪式的传统,这些仪式要能引发我们身体的感觉,以此与该仪式的象征意义产生联结。此外,还要有一个群体持续不断地支持且进行这套仪式,最后,这个群体会发展出许多繁复的仪式,这些仪式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三个层次都连贯一致。

为何所有神秘主义都是关于“超越自我及个人”与“比自我更巨大之物”融为一体。詹姆斯对神秘主义的分析把焦点放在“宇宙意识”这层心理状态,并分析世界上主要宗教采用哪些技巧来进入这种心理状态。印度教徒及佛教徒采用冥想及瑜伽来进入“定”的状态,即主体与客体的界线及个人的自我感消失无踪,个人进入一种极度平和、极度喜乐与清明的状态。基督徒及伊斯兰教神秘主义也有同样情况,只是后者是通过不断重复的祷告来进入这种状态。

大脑左半球那块皮层能让人的内心对自己的身体产生有限及具体的感觉,让人得以追踪自己的身体轮廓。而大脑右半球相对应的那块皮层,则让人对周遭空间产生方位感。这两块皮层靠着接收其他感官所传递过来的信息,让人知道自我的存在及其所在空间。当这些被试表示自己进入神秘的合而为一状态时,这两块皮层区出现被关闭的现象。从大脑其他部位传递过来的信息减少,该定位关系区的整个活动也跟着变少。然而这两块皮质区仍然在执行功能:大脑左半球那块皮层仍然试着建立身体的轮廓,但却找不到;而大脑右半球相对应的那块皮层,也试着建立自我的空间所在位置,但是也找不到。

### 人生的意义   怎么做才能过上美好、快乐、充实又有意义的人生?人生本身到底目的为何?个体选择让我们变成自私的生物,为了争夺资源、享受快乐及名声,无所不用其极,但是群体选择又让我们变成蜂群那样的生物,愿意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人是群居的生物,需要爱及依恋;人也是勤奋的生物,内心有效能感需要满足,也有能力全心投入自己的工作。每种文化都会在人类生存的某些层面发展出其特长之处,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文化能兼顾所有人类生存的层面。

本书最后提出来的幸福假设是:幸福之道在中庸。幸福不是我们能够直接找到、获得或实现的东西,必须先具备一定条件,然后再耐心等待。有些条件在自己本身,比如个人性格的不同层次及部分的连贯一致,有些条件则在自己与其他事物间的关系,人需要爱与工作、全心投入,人也像蜂群一样,能从群体之中感受到超越自我的意义感。只有这样,才能过拥有有意义的人生。因此,只要你能与这几个客体之间建立美满的关系,人生的目的及意义就会自然浮现出来。

爱与工作,大概就是我们的解药。

大象和骑象人,最终会合作无间,发挥各自的潜能与限度,共同走过充满智慧的人生之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